老舅今天打了电话,怒气冲冲地说,本来自己6000块的养老金涨2%,怎么也能涨120元,怎么最后到账才101元?看完账单自己的血压都飙了,说好的120元上哪里去了?怎么少涨了19元?
对于养老金的上涨,不同人有不同人的立场,低收入的人群恨不能只做加法人,人上涨同一个金额,而高收入的人群自然希望多交多得,能够直接按照比例来上涨,可惜养老金上涨从来没有按照这样的规则简单了事。两拨人想法完全不同,来看看:
01,希望按照比例上涨的一波人
老舅就代表这岁数,不到70岁,工龄40年,月度养老金6000元的人群,他倒是希望着养老金能够普涨2%,这样直接多拿120元,结果到账了短信只有101.8元,自己仔仔细细算完了,涨幅只有1.7%,根本达不到2%,自己还有点难受。
原因简单:定额50,工龄每年0.5×40=20,基数挂钩6000×0.53%=31.8。
老舅的想法代表着一波人,很多网友都表示理解,因为他是一名国企普普通通的工人岗退休,工龄40年,养老金也是慢慢涨到了6000元,最大的认同点就是工龄这么长,贡献这么长,就应该按照工龄挂钩,或者直接按照比例挂钩,就应该比别人多涨。
02,希望按照定额人人相同的一波人
相反,我父母的想法就是另一拨人,因为他们的养老金比较低。在参保过程中,好不容易攒了15年的社保,领了1000多元的养老金,老两口一个月2000来元,省吃俭用倒也能生活,再加上儿女的接济,虽说不能追求所谓的诗和远方,但是达到日常的普通生活还是完全可以的。
他们的想法是希望养老金上涨的时候能够向低收入群体倾斜下,理由也很简单,总觉得自己当年是因为迫不得已才下岗才成了自谋职业,才没有办法交那么长时间的社保,如果当年下岗的不是他们,在企业里安安分分生活到退休的话,他们的工龄也达到三四十年,所以这是时代的原因造就的,也希望能够多多考虑一下他们这些群体。
03,养老金三项结合
事实上,养老金并没有一味的按照比例上涨,也没有一味的做加法来调整,而是一直使用着三项调整相结合的办法。
这不仅照不到了低收入群体的感受,也照顾到了长工龄养高养老金水平的激励作用,所以说非常的全面合理。
在这21个上涨的年头,养老金有的时候会倾向于挂钩比例多缴多得。有的时候倾向于低收入群体,所以说,同样是上涨2%,但是导向不一样,造就的结果也不一样,不过有一点可以放心,那就是差距并不大。
看到现在的养老金补发的节奏一般是周末,也在不停的加班加点的补发,这说明月底前足额发放还是很有可能的。
在线实盘配资炒股平台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