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报记者 顾鸿儒
盛夏时节,天山南北生机勃发。在农机厂区,智能农机赋能现代农业,数百台采棉机整装待发,即将运往乌兹别克斯坦的广袤棉田;在枢纽港区,中欧班列畅通贸易动脉,“天山号”中欧班列鸣笛启程,满载着琳琅满目的中国商品,沿着“钢铁丝路”疾驰向西……在新疆的广袤大地上,一个个忙中有序的鲜活场景,让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有了更加直观的体现。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中国同中亚国家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广泛的现实需求、坚实的民意基础。建交30多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始终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在长期实践中,双方探索形成了“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的“中国—中亚精神”。新起点上再出发,中国与中亚国家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正在书写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智能农机 赋能中亚
在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厂区,阳光洒在整齐排列的数百台崭新箱式采棉机上,这批智能“钢铁棉农”即将奔赴乌兹别克斯坦的广袤棉田,为当地农业现代化注入“中国动力”。
数据监控、远程后端智能化控制,这些应用于箱式采棉机上的一项项新技术都来自于一个工作室——梁定义劳模创新工作室。2022年,由于业绩突出,这家工作室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工会评为“自治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025年,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研发部总监梁定义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采棉机国产化一直是中国棉花种植全程机械化的短板和弱项,进口采棉机价格昂贵,用户也时常面临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和产品售后服务的困境。尤其是被誉为“农业机械皇冠上的明珠”的打包采棉机,长期被国外所垄断,严重制约了中国棉花产业的发展。
2020年,梁定义带领团队进行了广泛调研,花大气力进行技术攻关,主导研发设计了四行自走式棉花收获机,单季采收量可达13000亩,相当于千余劳动力,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2022年,打包采棉机刚投入市场,钵施然就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乌兹别克斯坦调研团。在企业参观时,打包采棉机刚一露面,一位乌兹别克斯坦调研人员便主动坐上了驾驶位,用心地感受着新设备的智能与便利,将其顺利地开到了田间地头。“调研人员原本就很熟悉我们的产品,再加上公司在研发过程中尤为注意提升设备操作的便捷性,这使得他在初次接触产品时便能顺利地驾驶。”
试乘结束后,调研人员对产品赞不绝口,一再向他竖起大拇指,以肢体语言传递着对产品的高度认可。
“目前,在乌兹别克斯坦,我们的产品已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深受当地市场认可。”梁定义感慨道,“置身当地棉田,随处可见我们的采棉机在作业,这份沉甸甸的成就感,让我有了直面研发失败的底气,始终勇往直前。”
梁定义表示,中亚五国是农业大国,除棉花外,小麦、玉米等也有巨大的收割需求,农机设备市场前景广阔。
据了解,中亚地区的棉花有着优良的自然种植条件,却在生产工具、耕作技术方面存在短板。近年来,中国不断推动棉花生产、收割技术在中亚地区落地,中国与中亚国家在农业领域的合作为彼此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在乌兹别克斯坦世界经济与外交大学副教授巴哈迪罗夫看来,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合作已步入“系统化轨道”。
在今年6月份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期间,中国同中亚五国达成系列合作共识。“刚刚结束的中国—中亚峰会,在农业经贸、科技等领域达成的成果振奋人心,为我们后续开展经贸合作奠定了基础!”梁定义说。
铁轨通商 货达九州
6月17日,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6名身着统一工服的装卸人员站成一排,前方的安全员手持记录本,正在强调搬运作业中的安全规范与操作要领。召开简短而务实的“班前会”,是工作人员在每一趟中欧班列启程前的例行动作。
在他们头顶上方,一台横跨铁轨、气势恢宏的大型龙门吊巍然矗立。这是新疆物流枢纽现代化作业的标志性装备,其强劲的吊爪拥有40.5吨的抓举能力。
随着一声划破天际的警示笛响起,巨大的塔吊缓缓启动,轻松地抓起一只集装箱,平稳地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将其精准卡入列车预设的锁扣中。随后,装卸人员开始检查锁扣契合程度,确保万无一失。
在团队通力配合下,150多组集装箱在1小时之内全部被搬运上新疆“天山号”多式联运品牌班列。此趟班列满载着中国的瓷砖、洗衣机、汽车零配件、服装、PVC等产品,将于3日后抵达哈萨克斯坦,7日后抵达乌兹别克斯坦。
乌鲁木齐陆港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李源向国际商报记者介绍,今年1月1日—6月5日,新疆“天山号”多式联运品牌班列累计发运354列,共计35256标箱,吞吐量约65.75万吨,货值及带动进出口贸易额约70.42亿元,发运量比去年同期增长46.28%。其中,“铁路快通”模式占发运量的94.59%。
“目前,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的出口发运产品种类丰富,包括汽车整车、汽车零配件、服装鞋帽、家电以及各类化工产品等。”李源表示,新疆的整体发运量呈现显著增势,“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发运班列频次已从最初的每周2列增加至如今的8列以上,带动了乌鲁木齐多式联运中心各项业务发展。”
作为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后诞生的一项创新成果,新疆“天山号”多式联运品牌班列是整合全疆商贸物流产业资源打造的全疆班列统一发运平台,其稳步增长的货物集结量和发运量的背后,蕴含着新疆外贸进出口的强劲动力和巨大发展潜力。
乌鲁木齐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2276.7亿元,同比增长22.9%,外贸增速高于全国增速20.4个百分点,规模已超去年同期水平。新疆自贸试验区喀什、霍尔果斯、乌鲁木齐三大片区进出口总值分别为379亿元、346.4亿元、276.1亿元,合计占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4%。
新疆外贸强劲增长势头的背后,是中国—中亚峰会不断推动、持续深化的区域合作。《中国同中亚国家关于深化中欧(亚)班列合作的倡议》的签署,为包括“天山号”在内的中欧班列提质增效、加速驰骋注入了强大新动能,必将进一步畅通亚欧大陆贸易通道,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日前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深入落实中国—中亚峰会的重要成果和共识,增加开行经中亚国家的中欧班列,提升边境口岸过货能力,保障供应链稳定畅通。
中国—中亚进一步拉紧合作纽带、做大经贸蛋糕、共享发展成果的美好前景,正在徐徐铺展开来。
在线实盘配资炒股平台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