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贾晓雯
据央视新闻报道,9月19日,艺术家蔡国强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海拔约5500米)燃放艺术烟花。活动主办方曾表示,此次《升龙》艺术项目所选用的烟花彩色粉均为生物可降解材料,并在国际奥委会及日本、美国、欧洲等多地的燃放验证中,确认其污染物排放符合环保标准。
尽管在燃放之初,就进行了说明,但此次烟花秀还是引来了大量网友的质疑:在海拔5500米、低温低氧的青藏高原,这场使用可降解环保材料的烟花秀,到底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多大的影响或伤害?
“有必要澄清一个重要的概念,生物可降解并不等同于无污染,也不意味着污染物在短期内就迅速消失。”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生态学家蒋明凯告诉潮新闻记者,它仅表明这些物质在自然环境中最终可以被分解为水、二氧化碳、无机盐等自然成分,但其降解速率及可能产生的中间产物仍不明确。“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主办方提供的直接证据,具体说明这些可降解烟花材料的降解速率和中间产物。”
关于降解时间,蒋明凯表示,任何物质在环境中的降解时间都高度依赖于具体的环境条件。众所周知,喜马拉雅高海拔地区的特点是低温、低氧、紫外线强、微生物活动微弱。这些条件会显著减缓任何物质的生物降解过程。因此,同一材料在该地区的完全降解的时间可能较低海拔温暖地区延长数倍乃至数十倍。“在降解期间,这些物质可能以颗粒或溶解态存在,并可能随风或随水发生迁移,导致污染范围扩大。因此,即使主办方使用了所谓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其实际的降解效率与潜在的生态影响仍要打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那么,破坏的生态环境需要多长时间才可以得到修复?或者说究竟能不能得到修复?
蒋明凯表示,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喜马拉雅高海拔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脆弱、最敏感的生态系统之一。其严酷的气候条件导致生物生长极其缓慢,生物链结构脆弱,一旦遭受干扰,其自然恢复过程可能需要数十年甚至几个世纪。“在这种受到外界干扰非常小的自然生态系统中,本地的动植物对噪音、震动、空气和水质的微小变化都异常敏感。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爆炸和火光,即使时间很短,也可能对它们的行为、生理造成应激反应。”
“此外,高海拔生态系统对污染物有富集和放大的作用,外来物质可能通过大气沉降、冰雪融水等进入到食物链,并随着营养级逐步向上积累,对大型甚至濒危动物的健康和生存构成潜在威胁。”蒋明凯表示,因此,本次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多层次、累积性的,且难以在短期内准确衡量,其潜在生态风险(包括后续的生态修复)应得到更加充分和谨慎的评估。
针对日前蔡国强烟花秀引发广泛关注,“云端珠峰”21日发布情况通报:9月20日,《蔡国强:升龙》烟花秀视频在网络发布后,引发网民关注。日喀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已成立调查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查,后续将根据核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
在线实盘配资炒股平台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